我要加入 登录
声振论坛 返回首页

superliu的个人空间 http://home.vibunion.com/?510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申请科研项目的表格里有一项:

已有 1026 次阅读2008-6-22 22:47

立项依据。此项内容是申请得到通过的要点之一


就表格而言,如何打动读者是该项内容的基本写作方法。久而久之,用几句话把立项依据说清楚,讲明白就成为了一项标准。反之,如果申请人无法办到这点,通过的可能性就很小。

因而,长期以来,部分做科研的人开始使用新闻性的方法写立项依据。如:引经据典、使用热点词汇、大量使用形容词副词等修辞、做简单化解释等。同时大谈美好前景。这一特点甚至在很多论文中都能看到。其极端形式是:假大空。



在这一背景下,就建设创新型国家而言,立项依据就成为一个实际问题。



钱学森,钱伟长等提出的方法大意是:科研立项应以国家的工农业发展需要为依据。



现以地震的有关问题为例论述之。



我国是多地震国家。对地震的灾害有两个基本论题:地震预报和防震减灾。

就地震预报而言,如做长期预报,主要的研究工作是大地构造(地质学)、地球动力学(力学)、地壳形变(测量学)、等。

而要搞清大地构造又需要做大量的基础地质工作,需要做大地构造演化方面的研究工作,而这种大地构造演化又需要用到: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热(高压)结晶学、力学等等。

如做短期预报,就要基于上述的研究工作对地震可能发生的地区进行实地观测,其观测量、对观测量的数据处理及相应的解释等是更为复杂的多学科综合。所有这种针对性的研究工作理论上都无法用几句话把立项依据说清楚。

就防震减灾而言,破坏的地质因素、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等力学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多学科综合。这就是难度。

在这样一个现实情况面前,谁敢大言不惭?能做到吗?



任何一国在短时间内都无法对此类立项的美好前景大谈特谈。只是就人类历史发展进步而言,这是有意义的工作。



但是,国力有限。科学发展的阶段性,与及工业发展的更为紧迫性问题等都需要研究。这样,就必须有选择性的进行某些研究,即:有所为有所不为。



就当今国际的政治经济形势而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唯一标准就是:科研立项应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依据。



之所以是创新性研究是因为已知的东西已经大规模工业化了。科研模式已由少数人建立理论、应用、推广、进一步升华理论等经典模式转变为社会化协作(协同)的现代模式。



针对这一特点,我国建立了“组合技术研究所”。部分高校建力了“大”课题组,同时“大科学”概念逐步时髦;高校合并、企业集团化;创造学、XXX学等相机建立。好一个热火朝天。



但是何为社会化协作(协同)的现代科研模式?

托夫勒等未来学家进形的研究工作表明:科学的现代表现形式是一方面的细分化、和另一方面的综合化。二者的关系失调将成为制约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

过度的细化将导致学科间的交流困难。而高度的综合化又使人才的培养变得漫长和困难。他们提出:解决关系失调的关键是使用“共同的科学语言”。其中,最基本的科学语言就是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更为大量的语言是相关科学(我国的应用科学概念)已经在过去的历程中积累的学术术语。尽可能地避免陷入学术术语丛林。



关键问题是:使用“共同的科学语言”。这是社会化协作(协同)的现代科研模式得以实现的要害。



我对我国近五年来的几十个学科的科研论文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二级(及以下)学科内的许多研究根本无视所属一级学科的进展。更有甚者,少数研究直接或间接地否定(或歪曲)一级学科的原理。

2.多数二级(及以下)学科间使用不同的术语表达近似的概念。多数人对相关的二级(及以下)学科不了解。

3.多数一级学科内的许多研究力图独立性。与相关研究工作尽可能脱钩。

4.普遍性的否认数学性表达方式下的理性推理,大量使用可疑的图表而又上升到普遍规律性的表述。

5.空荡荡的概念及相关的理论,基本抛弃了科学的:实验归纳(实证)性、逻辑推理性、和对现有基本理论的认同性。往往是:一个实验、一个数值模拟、一个理论或结论。这已成为典型论文形式。通过实验进行排它性的实证等已被忘却。

6.大量的使用只能支持相关性推理的数据冒充因果关系而建力“学说”。

7.对综合性普遍嘲笑,把数学性表达方式下的理性推理讽刺为理论空谈。

8.还有许多人把对经典理论的不同表达方式误认为是否定,无法将本质与形式区分。



还有一个基本的印象是:对一级学科的知之甚少导致大量的重复性研究工作。



结论:就建设创新型国家而言,立项依据已经成为一个实际问题。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bjbobo110 2008-7-4 13:36
支持一下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我要加入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联系我们|声振论坛

GMT+8, 2024-11-24 16:36 , Processed in 0.03608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