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加入 登录
声振论坛 返回首页

mxtfirst的个人空间 http://home.vibunion.com/?23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男性确实比女性聪明吗?

已有 211 次阅读2006-10-4 09:05 |个人分类:《经济观察报》方舟子专栏

天气: 晴朗
心情: 高兴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男性确实比女性聪明吗?

                            ·方舟子·

    近日国内报纸报道了一条消息,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心理学家约翰·
菲利普·拉什顿公布了一项据称让“男性高兴而女性愤怒”的研究结论:男
性确实比女性聪明,男性的智商比女性高出3.63个百分点。

    国内的读者可能不熟悉这个拉什顿是何许人也。他时不时要公布这类让
某某人高兴而某某人愤怒的“科学研究结论”。他的最著名的研究是“证明”
亚洲人的脑容量和智商最大、最高,白人其次,黑人最低,这也许会让某些
虚荣的国人沾沾自喜。不过且慢,拉什顿还有一项著名的研究,这些人种的
阴茎大小的次序倒了过来,黑人最大,白人其次,亚洲人最小,因为他的理
论是大脑袋和大阴茎不可兼而得之,上帝的确公平得很啊。

    拉什顿似乎很热衷于为一些社会偏见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我们不难
理解,为何他在西方会被视为种族主义者,而他也的确在领导一个美国种族
主义机构——先锋基金会,他的研究都是这个基金会提供的经费。在许多西
方学者眼中,拉什顿更像一个不择手段地炒作自己的小丑。他会把自己的论
文印成小册子,主动寄给北美各大学的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教授,正如
一个美国大学教授所评论的:“这是一种个人和政治宣传。他的研究没有任
何科学基础。”

    的确,他的研究经不起推敲。他的所谓研究成果都是根据前人的测量数
据进行统计,做有倾向性的加工: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结论的数据,舍弃不利
的数据。比如他有关人种的脑容量和阴茎大小的统计,就是如此,如果采
用更客观的方法进行统计,就会发现其实各个人种在这方面并无统计差异。
至于关于智商的研究,我不久以前在评论“英国研究者声称中国人是智商最
高的人种”的报道时已经分析过了。(《智商的傲慢与偏见》,载《中国青
年报》2006.4.12)

    这一次,国内的报道说他选取10万名年龄在17岁至18岁的男女学生作为
测试对象,对他们进行智能测试,测试内容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即快速掌握
复杂概念的能力、口头回答能力和创造力等。其实根本不是。他只是对这些
学生的“学习评估考试”(SA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类似于国内的高考)
成绩做了统计而已。但是,众所周知,一个人的考试成绩并不足以反映他的
智力,还与他的教育状况、心理状态等其他因素密切相关。一个人的智力高
低也不完全是天生的,还要受到各种后天因素的影响,例如营养、家庭、教
育状况都能影响到一个人的智力高低。

    因此,即便男生的考试成绩高过女生,也不能就证明了男人天生就比女
人聪明,因为没法排除后天因素的影响。在男女的地位还未能做到完全平等,
性别歧视依旧存在的社会中,这种影响是不能低估的。心理学家发现,甚至
在婴儿时期,人们就已经在对男婴和女婴做区别对待,塑造着他们的不同社
会角色了。这不仅表现在穿着打扮上的差异,也表现在有意无意地对他们的
行为做出不同的反应。比如,如果男婴索要玩具枪,会受到家长、保姆的鼓
励,但是如果索要布娃娃,则不容易得到。女婴受到的对待则相反。他们很
快就会明白自己该要什么。

    然而,拉什顿却试图根据如此脆弱的证据解释一个社会现象,即“玻璃
天花板”现象:大部分女性在公司企业和机关团体中晋升到某一职位后便很
难继续获得突破,很少有女性达到最高层职位。他认为这是因为女性智商不
如男性。但是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前,他并没有去设法排除女性受到歧视或女
性缺少机会这些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即使在最为开
放的国家,对女性的歧视依然存在。甚至在科学界都难以避免重男轻女的偏
见。最近有一名做了变性手术的美国大学教授撰文说,在他由女人变成男人
之后,他的学术成果更受重视,得到的评价更高,人们对他更为尊敬。

    我们并不是说男女在先天各个方面都相同,不可能存在差别——这种
“男女绝对平等”的观念显然是愚蠢的。既然男女在生理上有别,如果在智
力上也出现了某些差异,并不是怎么令人奇怪的事。的确,有一些比较严肃
的研究发现男女的智力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例如女性的语言能力可能
更强,男性在在抽象思维能力可能更有优势。对大脑扫描的结果也发现男女
大脑的功能区分布上存在差别。但是在总体上并未发现哪一性的智力更高。
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即便男女智力的确存在差异,甚至男女的大脑结构存在
差异,也不等于就是天生如此,无法排除是后天的影响造成的,因为大脑是
个可塑性极强的器官,深受后天环境的影响。

    有学者为拉什顿辩护说,如果拉什顿的研究对象不是人而是其他物种,
例如麻雀内部存在的先天差异,没有人会在意。不错,但是如果有关麻雀先
天差异的研究即使有误,也只是个纯粹的学术问题,不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影
响。而对人的研究就不同了,错误的结论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拉什顿
显然是迫不及待地在为“玻璃天花板”这种不公正现象寻找“科学依据”。

    科学研究是在发掘客观事实,其结论不一定要“政治上正确”。但是对
政治上不正确的结论,在发布时一定要慎重,起码也要能经得起推敲,以免
以讹传讹,被用来加重社会偏见。而媒体在报道这类成果时,更要多一点负
责任的态度,不要只是为了猎奇招徕读者,成了种族主义者、性别歧视者的
工具。

2006.09.24

(《经济观察报》2006.10.1.第283期)

(XYS20060100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我要加入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联系我们|声振论坛

GMT+8, 2024-6-6 18:06 , Processed in 0.03102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